2015年8月19日,由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主办,内蒙古食全食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年“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我市召开。
此次会议是在中国电子商务迅猛发展,各级政府积极鼓励和推进互联网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应用、创新和发展,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面临转型升级的重要历史关头召开的。来自首都经贸大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京东集团等有关专家学者和全国各地以及自治区各盟市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经营管理人员、自治区各盟市商务、农业部门负责人等50多人参加会议,共同围绕“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话题,探索农产品批发市场如何借力互联网,推动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加快互联网与农产品流通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农产品流通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作为此次会议的承办方,内蒙古食全食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做了“积极拥抱互联网+模式,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升级之路”的精彩主题报告,与参会代表一起分享集团公司“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思路。会议期间,各位领导和参会代表将对内蒙古食全食美集团旗下批发、零售三级市场网络进行实地考察,零距离体验食全食美集团在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方面的成功经营管理方式,学习企业在转型升级创新的发展模式和走独特的自营之路,等方面的好做法
“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战略研讨会上,流通专家、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农产品批发市场“互联网+”发展之路,许多精辟、犀利的观点让与会代表对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有了更深层次的理性认识,也为农产品批发市场下一步如何加快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
参加此次会议,谈一下我对互联网+的几点思考,希望这些思索能给各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启发。
一、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
在“互联网+”的热潮中,呈现出线上与线下相互交融的趋势,而不单纯是“互联网+”的单向思维。如:大型电商从线上走向线下,阿里巴巴参股苏宁,京东收购永辉超市;实体经济从线下走向线上,沃尔玛收购一号店。如何融合?是批发市场+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批发市场?取决于双方的实际条件。对电商而言,要挣实体经济的钱,就要承受实体店线下投资、拓展渠道以及前期高额沉淀成本等痛苦。事实上,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都不可能有通吃天下的神话手段,二者必须要从实际出发去融合,形成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赢。
二、电商的碎片化趋势将导致人工成本上升
虚拟经济有其独特的优势:取消了中间环节,提高了流通效率,不受空间限制就能达成交易,但虚拟经济只要“落地”,就要发生非常高昂的费用。因为电商面对的是“一地鸡毛”——零售端上亿的个体消费者,电商的碎片化以及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将导致人工成本进一步上升,使互联网所谓的“高效”利器逐渐变得迟钝。
三、对实体企业而言,盲从互联网意味着巨大风险
实体企业向互联网或者信息化转变需要一个过程,一旦一窝蜂盲从、跟风互联网,在实体经济已经过剩的情况下,投入大量资金去做配送中心、铺设网点等,意味着巨大的投资风险。实体经济是微利行业,对企业而言,要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谨慎看待互联网+,从企业的实际出发,利用互联网提供的现代IT技术和互联互通的条件,逐步加速实体经济发展。
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角色是承上启下
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平台运营商,角色是承上启下,批发市场应尽可能从实际出发,利用互联网电子信息技术手段,纵向一体化,将利益链条各方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更好的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认为国内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应从基础建设、基础管理做起,从服务和品牌做起,夯实行业基础,构造核心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集成的打造一个全国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平台,把全国各地够规模、够水平的批发市场连接为战略同盟,在上下游间实现承上启下、互联贯通,这样才能产生行业的核心存在能力。
五、生鲜电商难做,互联网+的成本高昂
生鲜农产品的特点、流通特点以及中国农业经济生产特点,决定了电商市场的社会组织成本极高,电商互联网+的成本极高。因此,农产品电子商务需要电商平台与农产品批发市场双方联手去做,借助各自的通道,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
六、面对互联网挑战,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做好充足准备
面对互联网、信息化给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带来的变革,农产品批发市场应做好充足准备,首先从实行计算机管理开始,运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在此基础上,提升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尽可能使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入到公司化的经营状态,从组织结构,流程、风险控制,财务管理等方面强化细节管理,为商户创造更加顺畅的市场通道,提高上游、下游的辐射能力。
互联网与实体市场说到底拼的就是成本,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要树立多赢的意识,根据客户的需要提供系统化,集成化的增值服务,构造和培育对客户而言的低成本的优势,通过坐实经营,做细管理,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口碑,为互联网+提供前提和基础。
众所周知,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让互联网+成为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一项新的革命性技术,已经开始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逐年增长,与电子商务密切相关的互联网行业收入逐年增加,涉农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电子商务的巨大能量已经开始显现和迸发。2015年3月5日,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意味着“互联网+”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新的经济形态将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因此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积极鼓励和推进互联网在农产品流通领域的应用、创新和发展。在此背景下,传统农批市场何去何从,是摆在我们农批人面前的一个严峻课题,作为有68年农产品经营管理历史的内蒙古食全食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彭继远先生作为从事农产品流通行业经营实践30多年的一名商业战线的老兵,我们认为,顺应市场发展潮流、积极拥抱互联网+,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升级之路,是传统农批市场实现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积极拥抱互联网+,走农产品批发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转型升级之路的理由
随着农超对接、产地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农产品现代流通模式的兴起,新型消费群体的产生,特别是随着90后新生代成为社会消费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生存发展环境将发生巨大变化,农批市场坐地收租、单一批发模式将逐步被打破,主渠道作用将被撼动,目前规模化连锁零售商和大型配送中心直接与上游农产品生产基地衔接,实施产地配送和农超对接的模式对农批市场的冲击已经开始显现,电商将经营触角直接深入产地进行线上销售和线下配送,使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生存发展空间正在被蚕食,传统的商业运营模式遭遇严峻挑战,需要我们未雨绸缪,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努力寻求农批市场未来生存发展空间和发展方式,寻找传统与现代营销模式的融合点和契合点,积极拥抱互联网,实施转型升级,谋求电子商务与农批市场的深度融合已势在必行。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和研究两种模式的优势所在,即电商线上的技术和客户资源优势、传统农批市场线下商品、仓储、物流配送的实体优势,然后进行深度融合,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是传统农批市场未来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电商解决农产品因保质期短、长途运输存在损耗大和品质难以保障问题,实施区域配送和实体店体验的最好方式,既可以破解电商过度投资区域配送造成的资源浪费,又可以解决农批市场线上技术和客户资源缺失的弱势,或者过度开发电商造成过度投资给企业带来的精力分散和压力。也就是说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只有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发展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才能使传统批发市场的“地面优势”与电商进行“空中优势”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线上线下互动共赢的局面,真正让“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增值组合,最终提升商品的性价比和商品运营能力,实现电商与实体店的优势互补和互惠共赢,让消费者从中受益,最终满足便民、利民、惠民的市场服务需求,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是顺应互联网+发展潮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家把互联网提升到了战略高度,将数据与物质、能源作为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在数据技术与产业上落后,将使我们像错过工业革命机会一样延误一个时代。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势不可挡。对于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而言,我们不可能无视电子商务,必须认真分析市场环境和发展大势,充分认识自身特点和优势,及时掌握和运用互联网技术,顺势而为,借助互联网这个优势力量,进行传统营销模式的转型升级,补充传统批发市场在线上业务拓展等方面的不足,在互联网新兴领域先行占位,实现电子商务与传统批发市场优势互补、相互结合、协同发展,形成传统与现代融合、升级与培育并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市场需求的新型产业模式和产业链条,最大限度的开拓市场营销渠道,全方位、立体式拓展盈利空间,才能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需求,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生存和发展的主动权,提高企业综合竞争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挖掘消费潜力、赢得市场主动、实现产销对接、提高流通效率,解决居民“买贵”和农民“卖难”,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的需要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发展和普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消费群体结构在不断发生变化,消费方式更加多元化,线上营销模式因其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而备受新生代消费群体的热捧,线上需求不断增加。在这种变化趋势下,农批企业只有借力电子商务,打造更加多元化的营销平台,才能最大限度的开发消费需求,才能在未来营销渠道上赢得消费者的优先选择;才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消费者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市场需求信息,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同时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发展以互联网为载体、线上线下互动的电子商务,打造一手货源的商品平台,形成农产品“生产主体-电商平台-实体平台-消费者”四位一体的农产品产业化、立体式经营新模式,减少销售层级,不仅可以破解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的难题,给消费者提供更便宜、更实惠的产品,而且有利于解决产销市场信息不对称、衔接不紧密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三是充分发挥传统批发市场资源优势,助力电商模式,带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和流通方式革命性变革的需要
传统农批市场汇聚了丰富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仓储等各种资源优势,如果借助电商营销模式,可以更加充分的利用和发挥传统批发市场平台的资源优势,融合这些线下资源,拓展网上销售渠道,在更大范围内配置和利用各种资源,用最少的投入就可以产生电商具有的效果,做到线上和线下的优势互补,最大限度的拓宽营销渠道。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营销模式,可以引导生产者和经营者转变传统的生产和营销观念,树立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产业理念,用电子商务倒逼农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加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经营、冷链物流、安全追溯及品牌等方面建设,促进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向规模化、产业化和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对推动大农业、大流通的形成必将产生深远影响。
四是抢占生鲜农产品电商领域先机,为大型电商做好节点配送准备的需要
生鲜农产品因保质期短、损耗大,品质难以保障、不适宜长途运输,经营难度大,且难以取利等问题,目前涉足生鲜农产品领域的电商较少,因此谁先摸索到生鲜电商经营的门道,找到解决上述问题的路径,谁将抢占市场先机。特别是大型电商平台如果想要在生鲜农产品领域做全国市场,解决上述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要在全国各地建立起适宜生鲜农产品辐射配送半径的配送网络,才能完成全国市场的区域化配送任务,但配送网络的建立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这对大多电商企业而言是不可能的,从经营成本控制和风险控制两个方面分析,发挥大型电商和区域生鲜农产品经营企业各自优势,实施强强联手,依托地区大型生鲜农产品经营企业完成大型电商的区域配送任务,是大型电商实现全国网络配送的最佳选择。因此,我们认为传统农批市场进军农产品电商领域,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有两种方式:一是自己搭建电商平台,直接与自身或区域市场优势资源进行有效配置,完成区域市场配送,占领区域线上销售渠道;二是与大型电商合作,发挥自身市场网络资源优势,提前在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区域化仓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等方面做好功课,为承接全国电商网络销售内蒙古呼和浩特站节点配送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我们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探索
在互联网对传统农批市场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无限商机。在寻求切入点上,内蒙古食全食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思路和实践探索是:
凭借集团公司68年的食品经营文化历史,丰富的一手货市场资源及三级配送网络资源优势,自有品牌产品,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成熟的信息技术等先决条件,目前集团公司正在围绕“互联网+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发展思路,整合各种优势资源,夯实以食全食美网上商城为平台,以自有品牌产品为核心,一手货商品市场为重点,三级网络实体配送为支撑的食全食美农产品现代流通电子商务新型产业模式发展之路,在培育自身区域电商的同时,为全面进军移动互联网市场,承接全国网络销售内蒙古呼和浩特站的节点配送工作做好铺垫。
1、建设自有线上电子商务平台,拓展线上营销渠道
依托丰富的商品资源优势,健全的网络配送功能优势,食全食美集团公司正在建设和培育自有线上电子商务平台——“食全食美网上商城”。目前,网上商城已完成前台网站和后台管理系统的建立,正在测试运行中。集团公司将通过“食全食美网上商城”,开辟新的互联网营销通道,积极打造 “卖内蒙、买全国”的网络营销平台。
2、全力打造以一手货市场为重点,自有品牌产品为核心的商品平台,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奠定产品基础
我们认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是产品的价格优势和质量保证,农批市场只有汇聚了优质的一手商品货源,丰富的产品线,才有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必须将采购前移到产地,培养产地一级买手,才能打造一手货市场,并做到质量安全可追溯;必须发展具有地区特色资源优势的自有品牌产品,才能突出特色,做到商品质量可控,价格可控。
1)依托美通批发市场独特资源优势,打造农畜产品一手货市场,实现电商零库存配送功能
美通批发市场集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拥有丰富的商品资源和销售网络资源,依托这些独特资源优势,从市场资源和商户资源入手,在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的同时,给予商户优惠政策,引导鼓励大商户直接深入国内、国外产地进行采购,积极培育产地买手,拿回一手货,取得产品的价格优势,建立质量安全可追溯;引导批发商树立优胜劣汰、做大做强的思想,以强强联合方式形成战略合作伙伴,以公司化经营模式运作,加大农畜产品产地直采力度,做优做强一级批发,打造农畜产品一手货市场。
一手货市场的形成将使商品真正具有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直接可以作为网上交易平台商品的重要渠道来源,这样电商就可以以零库存的方式实现商品线上销售,线下配送,避免了库存经营风险,这是其他农产品电商不可比拟的优势所在。
(2)依托地区特色资源和企业市场网络资源优势,创建自有品牌产品,为拓展电商业务奠定基础
依托地区资源优势创建企业自有品牌产品,不仅是延伸链条、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实施转型升级的需要,更是实现产品价格可控、质量可控,突出区域经营特色,达到让消费者买的放心,吃的舒心的利民惠民目的。按照自治区8337打造绿色农畜产品加工输出基地的发展思路,我公司依托内蒙古绿色农畜产品的特色资源优势,在农畜产品加工上做文章,上马了食全食美生产加工项目,引进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创建“食全食美”自有品牌。目前集团公司正积极开发以马铃薯、玉米和牛羊肉深加工为核心的系列产品,进一步推进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建设,为集团公司开拓“电子商务”新型营销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整合仓储物流配送服务平台,建立网络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为电子商务高效运转提供保障
物流配送是电子商务完成线上销售后,进行线下配送、完成客户购买商品的终极服务,也是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具体体现。物流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了电子商务能否盈利。如何整合各方资源,建立科学有效的物流配送模式?集团公司从发展壮大配送中心,建立网络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两方面入手,系统优化配送流程,保障电子商务线上交易的高效运行。在服务企业自有电子商务平台配送的同时可以服务和满足全国大型电商的区域配送需求。
(1)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健全配送中心功能,发展壮大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建设与电子商务的发展息息相关,只有发展壮大配送中心,才能真正提高电子商务的运作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配送中心现代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配送中心有足够的仓储能力,配送车辆及合理的配送中转站和配送线路布局与规划,担当起仓库和配送中转站的角色,还需要引入专业人才,应用信息化技术,用专业级的电商仓储信息化系统来管理和优化操作,不断健全配送中心的功能,使配送中心成为集诸多流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流通中心,才能真正为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保障。
目前,集团公司正集中力量大力整合物流仓储配送资源,从基础设施改造、专业人才培养、信息化平台建设等方方面入手,不断提升、发展和壮大配送中心实力。
(2)优化网点布局,建立网络化配送体系
集团公司拥有二级批发市场及零售终端连锁网络资源,是实施电子商务实体配送的重要支点,这些网点分布在市四区,覆盖面广、组织化程度高,可以作为电子商务的区域配送中心,消费者通过网上平台订购商品,就近到食全食美连锁店取货或由连锁店人员根据网上订单就近送货上门,让用户在享受网购带来的实惠和便利的同时,体验实体店的保障和优质服务,有效解决了电商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目前,集团公司正在下大力气拓展终端零售网点,继续扩大终端销售网络的覆盖面,进一步优化终端网点布局,同时逐步对现有终端连锁超市进行升级改造,做到优化布局与网点改造同步推进,建立起形象统一、商品丰富、服务优良的终端零售配送网络,吸引更为广泛的顾客群体,为“互联网+商贸”营销模式的发展织好区域配送网络,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常态的两个特征:一是增速的自然回落;二是增长动力实现顺利转换。“新常态”是一种期望,前景还具有不确定性。目前第一个特征已经出现,但第二个特征有待观察。忽视第二个特征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增速不断下滑甚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即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流通体系面临以下变革和调整:一是增速回落加快各行业的结构调整。经济和市场长达十几年的高速增长掩盖了部分问题或矛盾,经济增速回落,将使这些问题集中显现,也引发各行业的结构调整。二是生产力布局调整引发流通体系深度变革。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制造业向中西部的转移,同时引发城镇化和消费格局的互动调整,以东部沿海地区为重点的流通网络,将拓展并加速形成全国统一流通网络,主要通道和节点的布局将发生改变。在新技术和新商业模式促进下,新一轮“块状经济”、产业集群开始兴起,将对农产品、大宗商品、原材料、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的流通渠道和体系进行重构。另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提出和推进,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合作格局的重心也将发生改变,西向通道的战略意义更加凸显,将推动基础设施、流通体系、贸易格局相应调整。三是技术革命成为流通体系调整的催化剂。以互联网、移动通信、大数据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发展和深度应用,对流通业将从初期的冲击转向融合创新发展。传统商业将分化,功能更加差异化。四是消费格局变化对流通体系提出新要求。80后、90后日益成为消费主体,其消费能力、消费方式的变化,使个性化、求新求异的消费需求更加强化;大量中等收入家庭更加注重高品质、高质量的消费,实现全球消费同步;商业对硬件设施的依赖性降低,地区间的消费落差缩小。
在此背景下,农产品流通呈现出六大变革趋势:一是农产品消费结构升级明显。从城镇人口消费看,粮食人均消费量明显减少,蔬菜不断下降趋于稳定,红肉略有增长,而水果、白肉、蛋奶、水产依然保持不同程度增长;从农村人口消费看,粮食和蔬菜人均消费量都有明显降低,而肉禽蛋奶、水产品、瓜果等消费明显增加。与此同时,高品质农产品需求量增长较快。预测到2020年,我国绿色有机食品增幅将继续保持20%左右的增幅,成为全球第二大绿色有机食品消费国。二是农产品产销分离格局继续强化。蔬菜和生猪继续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型城市群消费日益集中长距离、大范围、多品种的鲜活农产品流通比重增加,农产品产销分离的格局继续强化。三是新型流通方式加快发展。从现状和趋势上看,以批发市场为核心的农产品流通方式,依然在相当长时期内发挥主渠道功能,但农超、商超直采直供、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和商业模式,将保持较快增长,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比重也会提升。四是传统渠道流通创新步伐加快。以资本运作为核心,加速全国范围资源整合,特别是功能性节点平台建设将加快;具有定价中心、信息、物流、区位等综合优势的批发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中心;多种交通方式组合衔接将普遍化,全国性流通网络将凸显铁路和航空的重要地位;批发市场向上下游延伸业务,实现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五是冷链将获得较快发展。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对高品质农产品需求增加;产销分离导致长距离、规模化运输具有冷链需求;国家对食品安全日益关注,冷链和追溯体系建设将成为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建设的重点。六是流通组织创新步伐加快。信息中心、集散中心和金融等功能将增强;大型流通商、平台运营商和产业链条较长的零售商发展较快;在支付方式和标准体系完善的基础上,农产品特别是鲜活农产品电子商务将从流通环节向生产及消费环节拓展,基于新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农产品流通企业发展较快。
目前,农产品流通领域的互联网化改造成为了行业发展的热点方向,农产品流通领域实施“互联网+”的可能性在于:电子商务正在成为主力消费群体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效率提升是农产品流通创新的重要目标,应用互联网将成为重要途径和基础;中国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国情需要强化流通环节的组织功能;“互联网+”的主体将转向传统流通主体与网络资本并进,中国已经形成若干具有整合资源能力的农产品流通商。
但“互联网+”不是一场运动,更不是转型的包治百病的药方,必须根据实际需求和企业运作能力。目前,鲜活农产品零售端面临设施的巨额投资、包材成本高、配送成本高,妥投率低、网络+农产品+流通的复合人才匮乏等突出困境,从整体来看,零售领域的“互联网+”很难将互联网运作流程及模式嵌入原有体系,改造、转换、摩擦的成本及周期,以及线下及线上客户的互换成本极高甚至是不可能的,因此改造成本可能会高于重新构建新体系的成本。
我认为农产品流通领域“互联网+”有以下几个切入点:1、互联网思维和传统商业思维是两种模式,要找到平衡点。例如资本运作观念还是一般商业观念,交叉补贴还是单项投资收益,增值服务还是传统业务等;2、由于鲜活农产品的特点,目前“互联网+”更容易从上中游环节切入,例如生产和产地批发、销售环节的B2B(麦德龙模式)等;3、“互联网+”依赖多家优势流通商的合作和协作,还需要有一个区域性甚至全国性的运作平台,整合生产、批发零售、运输仓储、冷链、快递、金融、信息等资源,向上整合B2B,向下支撑B2C和O2O;4、政府应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政策,关键在于公共服务的购买而不是提供。